随笔 | “典籍热” 背后:“视觉内爆”是蜜糖还是砒霜?
最近五年来,以《典籍里的中国》《但是还有书籍》《书房里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为代表的视听作品,将中华典籍重新带回普罗大众的视野,形成一股典籍热潮。曾经被视作冷僻故纸堆的中华典籍,伴随着传播可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新时期增添了数字赋能。通过国家电视台的权威
最近五年来,以《典籍里的中国》《但是还有书籍》《书房里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为代表的视听作品,将中华典籍重新带回普罗大众的视野,形成一股典籍热潮。曾经被视作冷僻故纸堆的中华典籍,伴随着传播可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新时期增添了数字赋能。通过国家电视台的权威
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馆第一单元主要呈现藏族传统“十明学”文献。馆藏丰富多元,涵盖“大五明”与“小五明”的详细介绍,庞大而全面的知识体系反映出藏族传统教育注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展现了藏族文化在传承进程中尊重传统、海纳百川的特性。
该博物馆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由四川省文物局主管,为非国有省级博物馆,场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南江路,建筑面积 4000 多平方米,集藏文典籍搜集、整理、抢救、保护、研究、利用与教育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民族古籍保护与公众教育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馆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四川省文物局为主管单位,是一家集藏文典籍的搜集、整理、抢救、保护、研究、利用、教育于一体的非国有省级博物馆,坐落于成都市温江区南江路,使用面积达4000平方米左右。其建筑巧妙融合现代与传统元素,民族文化特色鲜明。
张志清,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原副主任,研究馆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国家图书馆工作,先后从事古籍采编、整理、保护、管理等工作,参与“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华医藏》《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组织编纂工作,策划并组
11月20日,“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开幕。中外专家依托中华经典文献挖掘和阐发人权发展理念,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2024年11月15至17日,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第13届年会暨重庆市翻译家协会2024年年会在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与重庆市翻译家协会共同主办,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